为了让无线耳机音质更好,他们可没少下功夫

玩HiFi,“烧”线材是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一条耳机线卖大几千块钱属于常规操作,只为能听到自己喜欢听到的音乐风格。

彼时,HiFi是真无线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简称TWS)似乎永远也无法触及的领域。哪怕是在苹果取消手机3.5mm耳机接口,AirPods 横空出世之后,HiFi群体也并未受到太多的冲击。毕竟在大多HiFi玩家看来,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完全不是一个东西,“音质”始终是HiFi圈引以为傲的行业壁垒。

但TWS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报告,2020年国内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为9610万台,同比增长23.5%,其中真无线耳机占比66%,同比增长44.1%。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随着TWS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入局的厂商越来越多,能达到HiFi标准的TWS也逐渐成为可能。

“未来便携HiFi市场,无线会是发展趋势”、“未来肯定会布局无线音频产品。”

2021年开年时,在谈及未来HiFi市场如何发展时,无线和便携性已经是HiFi从业者对未来的共识。一向高贵的HiFi圈,似乎渐渐开始感受到了来自无线耳机的压力。

森海塞尔在网站明显位置已经开始推广无线耳机

2021年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无线音频类产品的音质越来越出色。而为了让这种能够清晰“感知”到的部分能做得更好,从协议制定方到上游供应商再到品牌方,都为之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

在传统对耳机认知来看,“发声单元”才是影响音质的关键硬件部分。

但实际上,对于TWS来说,影响音质的除了单元外,更依赖于传输链路、主控芯片以及算法调校、最后才是腔体、单元。

即使耳机的物理结构做得再好,但凡在传输过程中无法保障音频文件的顺畅,都会直接影响到音质。而如果让音频文件以“高保真”文件格式传输,对于无线耳机功耗又是一个考验。如何在保证功耗情况下,让传输更稳定,同时也保障传输能够接近“无损”化,是目前所有厂商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谁能想到,高通是谈到TWS无法绕过的坎

TWS市场分为两派,AirPods以及非AirPods。

虽然在市场份额上,苹果的AirPods独领风骚,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但安卓系统才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操作系统。非AirPods的TWS耳机才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比较。

作为移动平台的头部供应商,高通在2021年推出了Snapdragon Sound技术。说是技术可能不够准确,这其实是音频方面的“认证”标志,与在HiFi圈被广为人知的小金标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在带有Snapdragon Sound标志认证的设备之间,可以实现音频的高品质传输。

Snapdragon Sound 中既包括骁龙系列SoC、FastConnect移动连接系统、编解码器、扬声器等移动平台硬件以及耳机和耳塞方面的蓝牙SoC,也包括TrueWireless Mirroring、主动降噪、aptX等关于音频和语音方面的技术。

从数据上来看,高通的一系列技术确实提升了音质。借助aptX Adaptive音频技术,采样频率可以从48KHz直接提升到了96KHz,此外脉冲编码调制(PCM)也支持到 32bit 384kHz ,能播放DSD文件格式的音频。另外在通话音质上提升到32kHz的超宽频,让人声更加清晰和真实。

当然还有优化的蓝牙连接体验以及低至89ms的游戏和视频体验,这也是喜欢手游的玩家可以切实可以体验到、感受到的变化。

而随后推出的AptX Lossless,算是aptX Adaptive技术的新功能,属于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的新特性。这意味着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技术提供CD品质的16-bit 44.1kHz无损音频。

不过要使用这套解决方案,依旧有一定局限性用户需要同时使用搭载高通旗舰处理器的手机以及高通蓝牙芯片的耳机。然而,目前处于主流的依然是LHDC以及LDAC的解决方案。

无线HiFi还得看LHDC

LHDC是基于A2DP蓝牙协议下所开发的高音质蓝牙编解码器,该技术与蓝牙SBC音频格式相比,允许传输的数据更多,能大幅降低无线与有线音频设备之间的音频质量差异。 LHDC也是继Sony的LDAC协定之后,成为日本音响协会 Japan Audio Society认证的第二个达Hi-Res Audio Wireless标准的蓝牙高音质标准。

中国Savitech盛微先进科技公司开发的蓝牙编码方案LHDC 4.0在稳定性上进行了相应增强,比如一些蓝牙设备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影响到连接稳定性,所以这次LHDC 4.0将自适应码率范围扩大到128kbps-900kbps,并新增了全链路低延时功能。

另外在采样精度和采样率方面也有相当高的提升,从现在的24bit/96KHz 提升到了24bit/192KHz 规格高分辨率音频,以及无损音质 CD-Lossless(16bit/44.1KHz)的规格,其实现阶段的LHDC已经支持CD级别的采样精度和采样率,就是码率稍低一些,在4.0上应该是全面提升了传输码率。

LHDC 4.0主要功能

此外LHDC 4.0也支持蓝牙5.2的LE-Audio下一代蓝牙协议,利用多平台,能从手机、笔记本甚至是电视无缝切换LHDC,兼容性真比aptX全家桶强,要知道很多高通老机型是无法体验到aptX最新功能的,而LHDC是写进安卓库文件中的,通过固件升级就能支持LHDC。

而LHDC 4.0最后抛出的“元音频”,其实还是能看出一些未来趋势,“元音效基于空间音频技术,打造3D空间音效的功能,通过扩音器或者个人设备,在任何场景下打造沉浸式听音体验。音频娱乐应用通过元音效技术,让用户在欣赏视频、Live演奏,以及聆听音乐、玩游戏的时候融入其中;在工作、商务场景下,元音效可以让线上多人会议、视频通话、直播的效果更逼真,让参会人员仿佛在真实空间中近距离交流。”

除了音质,TWS的玩法更加多样

相比于有线耳机只是堆料让音质更好为目标之外,TWS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承担的功能性职责也更多,所以这个小小的无线耳机当中也容纳了很多跟音质似乎并不密切的技术和功能。

比如低功耗音频LE Audio技术,这是一项新的蓝牙技术标准。通过该技术可以将智能手机上的音乐串流到多个蓝牙音箱或耳机。

图源:来自联发科图源:来自联发科

LE Audio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低功耗同步通道在低功耗蓝牙无线通信上运行。其支持LC3音频编解码器,通过低功耗同步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虽然从标准来看确实不错,但要实际落地,就需要和上游供应商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比如高通标准制定团队与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紧密配合,协助制定了LE Audio的最新规范。

其实LE Audio LC3编码器和高通自身的TrueWireless Mirroring以及aptX Adaptive的功能特性上有一些重合,不过还是属于互补关系。

但从实际应用来看,搭载这项新技术终端目前屈指可数,还是希望可以在2022年看到更多搭载这项标准的蓝牙音频设备。

除了技术之外,对于TWS这种需要考虑到腔体大小的结构的设备,如何进行物理发声单元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为此,厂商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声结构——“圈铁”结构。

在耳机圈,发声单元主要分为“动圈”和“动铁”两种。

动圈单元虽然成本很低。它的声音比较宽松和温暖,低频饱满,高、中、低频的衔接也比较自然,但响应速度慢,在大音量下容易出现失真,欠缺对声音细节的把控能力;动铁单元拥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出色的解析力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往往是是高端耳机的标配。

对于TWS来说,动铁其实是更有优势。动铁单元是个密闭的结构,可以将体积做到非常小的体积,仅需很小的电流就可以驱动它,但又很难平衡成本,似乎不管是“动圈”还是“动铁”都不是TWS最好的选择。

一些聪明厂商想出了“圈铁”这样新的结构,既做到了体积小,又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还能通关“数字分频”这样的软件手段来模拟出动铁以及动圈的听感,可谓是一举多得。

后记

目前各类无线协议、无线规范已经保障了链路传输带宽以及稳定性,在规格上也更加接近“无损”,但距离HiFi中的“无损”相差甚远。

之前具有“风向标”之称的苹果正式推出了Apple Spatial Audio空间音频功能和无损/HiRes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空间音频还支持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无损音频虽然能直接提供CD品质(16Bit/44.1kHz)到录音室母带级最高24bit/192kHz码率的内容,但是仍然需要USB Audio输出,也就是说需要连接一个小尾巴才能感受到高音质。

一面推出“空间音频”这样的黑科技,一面又让你有线连接来感受“无损”。

看似矛盾,其实这里就抛出一个问题。

连苹果都依旧在坚持AAC这种蓝牙传输格式,未来无线音频厂商还会在接近有线音质这个命题上做文章吗?或许在2022年比拼无线“音质”的赛道上的选手会慢下脚步。

而随着以苹果为领导的VR/AR设备出现,“空间音频”相比“音质”来讲,感知更强的声音体验,或许会成为无线音频的新赛道。